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滚动 > > 正文

康熙流落民间的小楷,字字华美,远胜孙子乾隆,暗含“王霸之气”!清

2023-08-31 17:13:14个人图书馆-所来所去


(资料图)

康熙流落民间的小楷,字字华美,远胜孙子乾隆,暗含“王霸之气”!清朝是大家最不喜欢的朝代之一,特别是晚清割地赔款、丧权辱国,使曾经的“天朝上国”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。但客观来说,清朝也有有作为的君主,比如顺治、康熙、雍正,哪怕是乾隆,在他统治的前三十年国家也日益强大,还收复了丢失近一千年的西域。综合来讲,康熙是大清最优秀的君主,看过《康熙王朝》的朋友肯定还记得他除鳌拜、平三藩、收台湾和灭噶尔丹的故事。清朝自入关以来,虽然一直崇满抑汉,但自己也不知不觉拜倒在了华夏文明的脚下,尤其是对书法绘画和工艺美术,颇为热情。康雍乾三人的内府中收藏了海量的古代真迹,他们平时欣赏临摹,都有较为扎实书画功底。这三人中,书法成就最高者当属康熙。相比于甜俗的“乾隆体”,他的水平足以“吊打”自己的孙子了。也正是在康熙朝,“清代馆阁体”风格得以确定。康熙自幼临习阁帖,后广搜天下书法,他最中意于赵孟頫、董其昌书法,尤其是后者,玄烨极尽推崇,也带来了一股“董其昌热”。闲暇之余,康熙常御赐大臣自己的书法作品,史籍记载:“今上政事之暇,勤于翰墨。内外大小臣工,家有御书,大而匾额、堂幅、楹帖,小而卷轴、斗方、册页以及纸扇,懋勤殿经手人照颁赐年月日一一编号籍记”。清代灭亡以后,很多大臣家藏的康熙作品也流落到了民间,就比如本文这件小楷。康熙书法曾师从沈荃,在他指导下临摹“二王”、颜、柳、“宋四家”赵、董等人,而他的小楷主要取法于赵、董和文徵明,整体属于妍美隽秀一路书风。学者黄建军在《论康熙的实用书艺观》中认为:康熙的书法一方面深谙法度、笔笔不苟,另一方面也要兼顾实用,符合君主身份,不可过于妍美,又不可过于古朴。既要有锋芒棱角,又要结字大气端严,体现高贵,而从这卷小楷中,我们也颇能感受到一种端庄华贵的“帝王气”。此帖顺锋起笔,笔笔中锋,横画行至末尾顿笔回收,前轻后重,显得非常稳实,长竖切笔入纸,悬针收尾,短竖提按分明,收笔如垂露。撇捺较为舒展,转折处方圆并用。此作结字平中见欹,将欧阳询、赵孟頫风格融合,笔画、重心均有倾斜,瘦硬刚健又华美自然。康熙的书法一直被低估,单以小楷来说,绝对称得上古代帝王中的佼佼者,这件作品笔法严谨而多变,韵味华贵而脱俗,堪比赵孟頫,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佳作,也是学小楷的入门法帖。而今,我们将康熙这件小楷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:1复制,笔画细节纤毫毕现,并配以纯手工装裱,便于临摹和收纳。如果您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!

标签: